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首页 > 易爱资讯 > 热在三伏|中风高危人群怎么度过三伏天?
热在三伏|中风高危人群怎么度过三伏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今年的入伏时间为7月11日,出伏时间为8月19日,长达40天的三伏天,又该怎么度过呢?
俗话说“热在三伏”,可见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就好比是在蒸桑拿,不仅特别的热,还很潮湿,浑身充满了黏腻感,人体缺乏舒适感。当气温超过32度时,中风的风险就会增加。在三伏天期间,高温是常态,因此要谨防三伏天最易发生的“热中风”!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又称为脑卒中,是因为血管受到了阻碍,血液流通不顺畅,从而造成脑部的缺血或缺氧,损伤了脑组织;还有一种情况是,血管破裂,造成出血,引发中风。
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都会引发中风,尤其是高血压,是引发中风的高危因素,夏季气温高,血管容易扩张,一旦血压有什么变化,很容易造成血液流动的变化,加大中风的风险,所以说夏季,尤其是三伏天也是中风的高峰期。
对于中老年人群以及中风的高危人群来说,在三伏天应该怎样预防中风呢?
三伏天常见的就是热中风,有的人会把它与中暑混淆,但他们是有本质的区别的,热中风的患者常常是出很多的汗,血液变得粘稠,血液的流通速度变慢,很容易造成缺血性的中风,而中暑,人的体温常常是在40度左右。
1、高温出行要注意
在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往往是中午的12点到下午2点多,对于一些出门的老年人来说,要尽量的避开这个时间段,防止天气太热,出汗过多,造成血液粘稠,引发中风。
2、少吃冰凉的食物
冰凉的食物容易刺激血管收缩,血液的供应减少,不利于健康,加上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减弱,很容易引发肠胃的不适,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
夏季常常开空调,屋内的温度相对的低一些,长时间温差过大的话,很容易刺激到血管,导致血压升高,引发中风,平时尽量的把空调温度控制在26度以上,老年人可以控制在27或28度,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4、饮食清淡种类丰富
老年人身体的新陈代谢减慢,油腻的食物很容易造成脂肪在体内堆积,给血管造成很大的负担,加上夏季很多人都会没有胃口,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清淡的饮食,既补充营养,又对身体好。
三伏天中风高发,对中老年人来说,更是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平时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造成中风的隐患。中风发生的很急性,还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像偏瘫、口眼歪斜等,严重地损害了人们的健康,给患者及其家人以后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
因此,中老年人积极的防治中风,一方面可以防止中风对身体造成的不可逆的伤害,另一方面也能避免给子女带去负担。在三伏天的时候要格外的小心,注意身体的养护,平安度过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