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首页 > 易爱资讯 > 这种东西吃多了,高血压很容易找上门

这种东西吃多了,高血压很容易找上门

盐是我们常见的不可缺少的调味剂。

而我们也都知道,过量食用会诱发各种健康问题——盐超标,会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加重肾脏负担、损伤胃粘膜等。

虽然现在很多人为了健康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控制盐的摄入。但你可知,其实我们饮食中隐藏着比盐更可怕的“健康杀手”!

1.jpg

关于味精的起源,最早得追溯到1907年,一个日本人从海带中提取出了一种棕色结晶物(谷氨酸钠),发现其味道尝起来同食物中的鲜味相似,并将其命名为“味之素”,传入中国后被更名为“味精”。被广泛用于食物的提鲜和调味,一直使用至今。

2.jpg

放多了的味精

味精、鸡精是烹饪时常用来提鲜的调味剂,而为了增加食物的口感,很多人喜欢多放点。

但也有人认为味精多吃对身体健康不好,不能多吃,选择鸡精更好……这些想法到底对吗?

3.jpg

鸡精主要成分

在化学成分上说,二者都是谷氨酸钠构成,都有提鲜调味的作用,功能差别不大。

只是鸡精的谷氨酸钠含量比味精少,并且在味精的基础上,额外添加了盐、核苷酸、糖以及其他香料,使之更加鲜美。可以说,鸡精是经过包装的味精。

4.jpg

多吃血压易升高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和食盐相同,都属于高钠食物。味精进入人体后会发生溶解,生成谷氨酸和钠离子。

钠离子摄入过多,就会给血压和脑血管带来巨大负荷,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壁受损、弹性下降和血管硬化,久而久之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

5.jpg

这样食用才安全

1、出锅前在放

谷氨酸钠常温下不易溶解,在70℃~90℃时溶解最好,鲜味最足。

因此,不管是炒菜,还是炖汤,都不宜过早放味精、鸡精,而应该在将出锅时放入。

6.png

2、加醋,不加味精

在烹饪糖醋鱼、糖醋排骨、醋熘白菜等食物时,最好不要再放入味精、鸡精。因为味精在酸性食物中加热,更容易产生焦谷氨酸钠,使菜肴走味。

7.jpg

3、控制量

谷氨酸对人的安全摄入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30毫克。对于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相当于每天不超过1.8克。大概就是三分之一啤酒瓶盖的量。平时做菜时,也可以适当加点鸡汁汤、菌菇等提鲜,减少味精等调味料的使用。


味精和鸡精本质并无不同,对于高血压人群食用时一样需要注意。我们应该减少对于二者区别的关注,不妨更关注一下,是否因为饭菜中加入过多的味精,增加了钠的摄入量,导致血压升高,进而诱发脑血管疾病。


文中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对图片和内容的作者表示感谢,如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eihc@jseih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