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首页 > 易爱资讯 > 中老年人好发脑溢血,警惕这三种因素,做好预防远离脑中风
中老年人好发脑溢血,警惕这三种因素,做好预防远离脑中风
脑溢血多见于高血压患者,由于脑动脉破裂,大量血液渗入脑实质,可导致患者昏迷或瘫痪。脑溢血发病时间多集中在当年10月至次年3月份,患者出血部位以大脑半球出血最为常见,且入院时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或瘫痪症状,死亡率高达65%,严重影响中老年的身体健康。
脑溢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我国每年因脑出血死亡的患者,约占全部疾病死亡的20%左右。脑溢血带来的伤害往往累及全身,影响患者终生。防范脑溢血,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和管理,做到未病先治。接下来向大家简要介绍下脑溢血以及预防措施。
一、什么是脑溢血?
脑溢血又叫脑出血,是指突发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时间窗多在3天内,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该病发生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病变有关,也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患者往往情绪激动、用力时可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语言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二、脑溢血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2.75亿,大多集中在40岁及以上群体。高血压所诱发的并发症非常凶险,中老年人需要格外警惕。比如,由高血压引起的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它们致死率非常高,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生活中长期血压偏高,会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内皮细胞受损,从而使血管发生破裂,出现出血现象,因此,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又被称之为高血压性脑溢血。
2、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是中老年人比较容易出现的症状,是导致脑溢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危及到很多病人的身体健康。脑动脉瘤发生病变,破损后会引发严重的脑溢血,发病后病人需立刻去医院做止血治疗。有时甚至需要立刻手术。有些病人甚至需要多次手术,才能让病情稳定下来。病情稳定下来以后也要进行监控,防止出现二次出血的现象。
3、淀粉样脑血管病
脑淀粉样血管病是老年人一种独立的脑血管病,临床特征以痴呆、精神症状反复或多发性脑叶出血为主要表现。临床医学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淀粉样脑血管病发病率急剧升高,90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中,淀粉样脑血管病患者超过50%。
除了上述主要的三种危险因素外,还包括先天性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血液病、动脉炎肿瘤细胞浸润抗凝或溶栓药物治疗淀粉样血管病等都有可能会引起脑溢血。
三、如何预防脑溢血?
脑溢血发病后治疗、护理、康复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会危及患者生命,而且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如果脑溢血多发人群在未患病之前就提早做好预防,远比患病后治疗更有现实意义。那么,如何预防脑溢血呢?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脑溢血的危险因素,也是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慢性病之一,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控制好高血压,每天坚持测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标准水平,才能更好降低患脑溢血的风险。
2、调整饮食结构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容易损坏血管弹性,导致血液粘稠以及血管硬化,容易诱发脑溢血。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帮助中老年人改善身体机能,增强新陈代谢能力,提高免疫力。
3、适量运动
中老年人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但建议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比如慢跑、太极拳、游泳、爬山等运动。
脑溢血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威胁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改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好日常管理,相信会降低脑溢血的患病风险,避免给自己和家庭带来负担。
文中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对图片和内容的作者表示感谢,如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eihc@jseih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