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首页 > 易爱资讯 > 34岁网红“村花”急性脑梗离世…别再用年轻做“赌注”了
34岁网红“村花”急性脑梗离世…别再用年轻做“赌注”了
凌晨四点,天色未明。河南的田间地头,侯丽丽已经挥汗如雨,帮母亲收割麦子。她拿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刻,大汗淋漓却笑容灿烂。这是5月28日,她在社交媒体上留下的最后身影。
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一周后,这位34岁的年轻妈妈突发急性脑梗,再也没有醒来。她陷入昏迷三天三夜,前夫王路军日夜守候在病床前,但最终没能等来奇迹。
6月5日,一则令人心痛的消息登上热搜:河南34岁网红“村花”侯丽丽因突发急性脑梗去世。两个年幼的孩子永远失去了母亲。而夺走她生命的,正是我们以为“只属于老年人”的急性脑梗。侯丽丽离世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众多网友为之扼腕叹息,也再次将 “急性脑梗” 这一可怕的疾病,推到了大众的视野之中。
急性脑梗正在按下“年轻化”的加速键
急性脑梗,是一种突发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脑血管突然阻塞,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这种疾病以往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且具有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常见症状包括突发剧烈头痛、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意识障碍等。一旦发病,若未能及时救治,每分钟就有大量神经细胞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而急性脑梗,其实只是脑卒中的一种类型。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或中风,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它就像隐藏在暗处的 “杀手”,具有突然发病、来势凶猛、变化迅速的特点。当出现口眼㖞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意识不清等相关症状时,必须及早就医进行正规诊治,否则,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令人担忧的是,如今脑卒中疾病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发病年龄在 18 至 45 岁的青年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一些医院的接诊病例中,45 周岁以下的患者占比接近 5%,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升,最年轻的患者甚至仅 19 岁。曾经,我们总以为脑卒中是老年人才会面临的问题,可现实却残酷地告诉我们,年轻已不再是抵御疾病的坚固盾牌。
为什么脑梗开始“盯上”年轻人?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人体会分泌一些激素,导致血压升高、血管收缩,从而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病可能性。当压力成为生活的 “常客”,健康也在不知不觉中被一点点侵蚀。高热量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夜生活过度、精神压力大——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导致脑梗年轻化的主要原因。
各种快餐、外卖的侵袭,这些食物往往高油、高盐、高糖。长期食用这类食物,会导致血脂升高、血压异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使得血管变得狭窄、堵塞,为脑卒中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熬夜加班、通宵娱乐、久坐不动、作息紊乱、睡眠不足,再加上各种压力下的情绪波动,都在悄悄摧毁年轻人的血管健康。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就如同侯丽丽,或许她在忙碌的生活中,忽视了自己身体发出的 “警报”,长期的劳累和不规律作息,最终为疾病埋下了隐患。
杜绝一系列导致脑梗年轻化的因素
膳食均衡,少沾烟酒。饮食营养搭配合理,少油少盐,尽量少喝饮料奶茶。烟酒如果实在难戒,必须严格限量。
心态平和。悲观情绪、精神压力,甚至大笑都可能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情绪激动更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
劳逸结合。不要熬夜!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疲劳和晚睡会打乱心脑血管生物钟,导致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血液粘稠度增加。
适量运动。久坐不动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是保持血管健康的关键。
睡觉时的四个异常信号尤其值得警惕:短暂性视力模糊;午后异常犯困;手脚麻木无力;头晕头痛呕吐。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生命没有重启键,别让年轻成为“赌注”
类似侯丽丽这样因脑卒中丧生的新闻有很多,Ta们用年轻鲜活的生命为我们一次次敲响警钟。每一杯奶茶、每一次外卖、每一次熬夜都有可能对血管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不要再拿年轻作为借口,不要让熬夜、不良饮食和巨大的压力,成为我们健康的 “杀手”。
生命没有重启键,我们应该珍视与敬畏。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使用,不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文中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对图片和内容的作者表示感谢,如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eihc@jseih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