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首页 > 易爱资讯 > 世界预防中风日|急救常识收藏好,关键时候能救命!

世界预防中风日|急救常识收藏好,关键时候能救命!

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中风,又叫脑卒中,是脑血管出现问题,令脑细胞失去血液、氧气和养分供应,最终令脑细胞受损或死亡,继而影响到该部分脑细胞所控制的功能。中风,极为常见且高发,通常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但是,随着生活压力以及环境改变等因素,年轻人也出现了中风现象。

研究发现,小于35岁青年人发生脑中风已占全部的9.77%,而治疗每耽搁1小时,大脑会变老3.6年…中风是高死亡率、高病发率、高致残率的脑血管疾病,不仅会引起肢体偏瘫、神志不清、失语症等后遗症,对患者的家庭也是重击。

微信图片_20230525095412.png

了解这些中风的相关小常识,关键时候能救命!


一、中风的先兆症状

1.眩晕明显:突然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2.剧烈头痛:无明显诱因,逐渐由间断性转为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等现象。

3.一侧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手臂、指头麻木,特别是无名指。

4.经常呛咳:喝水或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

5.单眼失明:一只眼睛忽然视物不清楚,或视物成双影。

6.白天嗜睡:非常疲倦,觉得睡不够,甚至在白天也睡意明显。

7.哈欠连天: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自禁地频打哈欠。

8.握力下降:手臂突然失去握力,致使手中工具落地,有时还伴有讲话不清。

9.舌根发硬:忽然感觉舌根部僵硬,舌头胀大,说话不清楚。


二、FAST测试法,快速3步判断中风

中风患者如果错过抢救时间,可能会落下终身残疾;如果治疗及时,则有可能完全恢复。所以,一旦怀疑自己发生中风,要及时评估。

“面、臂、说”测试法(即Face/Arm/Speak-Test,简称FAST):

面(Face)——照镜子,看半侧面部是否有下垂或肌肉张力丧失的表现,包括麻木、嘴歪、流口水等;

臂(Arm)——闭眼伸直手臂30秒,如果已患脑卒中,一只手臂会缓慢下移,或一侧肢体握拳无力、手臂麻木;

说(Speak)——讲话是否含糊不清,能否回答简单的问题,例如,“你在哪里”,“贵姓”,“今天是星期几”等。


三、中风急救,做好这几步!

1.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发现家人出现脑卒中信号后,身边的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求助。

2.记住发病时间

中风的黄金治疗时间是发病后 4-5 小时,在此期间救治能将危险降到最低。失去最佳抢救时机,会造成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3.平稳放置患者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时,要平稳放置患者,可以侧卧,若要平躺,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4.保持病人呼吸畅通

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有假牙也应取出,防止误吞。

5.安抚病人情绪

如果病人是清醒的,应注意要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6.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

若自行运送,搬运病人时正确的方法是:2~3 个人同时用力,一人托住病人的头部和肩部,一人托起病人的腰背部,一人托起双脚,平抬病人移至硬木板或担架上。

注意:不要在搬运时把病人扶直坐起,勿抱、拖、背、扛病人。


四、“防风”于未然,预防中风这样做!

1.控制好高血压,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

2. 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

3. 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比如情绪波动,过度的疲劳,用力过猛等,自我控制和避免。

4. 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症,高粘滞血症,肥胖症,颈椎病等。

5. 在饮食上合理的调节,以低盐,低糖,低胆固醇为宜,多喝水促进血液循环,多吃蔬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维持动脉血管的健康弹性。

6. 坚持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散步、打太极都是不错的选择。

7. 高危人群进行疾病风险评估,评估中风发病的风险,对风险高的人群,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降低中风的风险。

对于已经有过中风史或者属于中风高危人群,日常检测不能少。佩戴免烦脑脑血管预警头环,进行早晚各一次快速检测,根据评估指标和给出的健康建议适时调整,给自己的脑血管健康加把锁。